楊欽河

國醫大師唐祖宣教授弟子,廣東省名中醫,“楊欽河全國名老中醫藥專家傳承工作室”建設指導專家,第六批全國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


個人簡介



職稱:教授、主任醫師

研究方向:中醫、中西醫結合防治慢性肝病、脂代謝疾病及疑難病和養生保健抗衰老

電子郵箱:tyangqh@jnu.edu.cn


醫學博士、博士後,博士生和碩士生導師,博士後合作導師。太阳集团1088vip原副院長,國醫大師唐祖宣教授弟子,廣東省名中醫,“楊欽河全國名老中醫藥專家傳承工作室”建設指導專家,第六批全國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基礎理論重點學科學術帶頭人,太阳集团app首页中醫臨床基礎教學團隊負責人,南陽醫學高等專科學校客座教授,南陽市高質量發展智庫專家,南陽市中醫藥發展戰略顧問,北京市中西醫結合腫瘤會診中心專家組專家等。科技部重點研發計劃項目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及優青會評(二審)專家,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劃、青長,以及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傑出青年基金、重點項目、優青、面上項目和青年基金、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廣東省科技計劃項目、河南省科技進步獎、廣東省科技進步獎評審專家等。

    先後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7項,以及省部廳局級科研教學資助課題多項,已培養和指導在讀博士、碩士、博士後及學術傳承人等100餘人,國内外發表學術論文200餘篇,其中SCI論文30餘篇,出版主編和參編學術專著、教材20餘部,獲廣東省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第一完成人)。獲廣東省名中醫、全國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繼承指導老師證書、全國名老中醫藥專家傳承工作室建設指導專家、太阳集团app首页“十佳優秀教師”、太阳集团app首页建黨百年“優秀共産黨”等榮譽稱号。從事中醫、中西醫結合高等教育教學、醫療和科研等工作40餘年。


更新時間:2024年7月28日


教學/科研成果


代表性課題和成果:

(1)國家自然科學基金,82374230,基于SIRT3介導的Succinate/GPR91通路探讨參苓白術散對NASH肝髒能量代謝紊亂所緻炎症損傷的保護機制,2024/01-2027/12,49萬元,在研,主持

(2)國家自然科學基金,81873206,基于IRS/PI3K/Nrf2信号通路探讨參苓白術散對NAFLD氧化應激損傷的保護機制,2019/01-2022/12,59萬元,結題,主持

(3)國家自然科學基金,81573844,基于腸源性内毒素血症探讨參苓白術散對NAFLD大鼠TLR4/NLRP3信号通路作用,2016/01-2017/12,25萬元,已結題,主持

(4)國家自然科學基金,81273617,p38MAPK介導NAFLD大鼠Nrf2/ARE通路對氧化應激相關基因的調控機制及疏肝健脾方藥的幹預作用,2013/01-2016/12,70萬元,已結題,主持

(5)國家自然科學基金,81173216,LXRα/SREBP-1c通路對NAFLD肝細胞、Kupffer細胞脂質代謝相關基因的調控機制及疏肝健脾方藥的幹預作用,2012/01-2012/12,14萬,已結題,主持

(6)國家自然科學基金,30973694,p38MAPK/NF-КB信号通路對NASH炎症因子交彙調控作用及疏肝健脾方藥幹預的分子機制,2010/01-2012/12,32萬元,已結題,主持

(7)國家自然科學基金,30371726,不同治法方藥對脂肪肝肝組織信号轉導調控機制的研究,2004/01-2006/12,20萬,已結題,主持

(8)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2022A1515011577,基于内質網應激啟動的UPR響應探讨柴胡疏肝散及有效組分對NAFLD肝髒脂肪代謝的調控機制,2022/01/01-2024/12/31,10萬元,在研,主持

(9)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2014A030313365,柴胡疏肝散對NAFLD大鼠肝髒炎症微環境作用的分子機制研究,2015/01-2018/01,10萬元,已結題,主持

(10)2018年廣東省高等教育教學改革項目:中醫學境外本科人才培養激勵機制的構建,2019.01-2021.01,已結題,主持


代表性論文:

(1)Shenling Baizhu powder alleviates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by modulating autophagy and energy metabolism in high-fat diet-induced rats. Phytomedicine. 2024, 130:155712. (A1 一區, 共同通訊作者)

(2)Shenling Baizhu San ameliorates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in mice by modulating gut microbiota and metabolites. Front Pharmacol. 2024 24,15:1343755. (A1 二區, 共同通訊作者)

(3)Chaihu Shugan powder influences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in rats in remodeling microRNAome and decreasing fatty acid synthesis[J]. Journal of Ethnopharmacology. 2024, 318: 116967. (A1 二區, 共同通訊作者)

(4)The E2F1/USP11 positive feedback loop promotes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metastasis and inhibits autophagy by activating ERK/mTOR pathway[J]. Cancer Letters, 2021, 514: 63-78. (A1 一區, 共同通訊作者)

(5)Autologous tumor antigens and boron nanosheet-based nanovaccines for enhanced photo-immunotherapy against immune desert tumors[J]. Nanophotonics, 2021, 10(9): 2519-2535. (A1 一區, 共同通訊作者)

(6)Hepatic protective effects of Shenling Baizhu powder, a herbal compound, against inflammatory damage via TLR4/NLRP3 signalling pathway in rats with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J]. Journal of Integrative Medicine, 2021, 19(5): 428-438. (A1 二區, 共同通訊作者) 

(7)Immunogenic exosome-encapsulated black phosphorus nanoparticles as an effective anticancer photo-nanovaccine [J]. Nanoscale, 2020,12(38):19939-19952. (A1 一區, 共同通訊作者) 

(8)Prevention of Nonalcoholic Hepatic Steatosis by Shenling Baizhu Powder: Involvement of Adiponectin-Induced Inhibition of Hepatic SREBP-1c[J]. Oxidative Medicine and Cellular Longevity, 2020,2020:9701285. (A1 二區, 共同通訊作者)

(9)A network pharmacology-based approach to explore the effects of Chaihu Shugan powder on a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rat model through nuclear receptors[J]. Journal of Cellular and Molecular Medicine, 2020,24(9):5168-5184. (A1 二區, 共同通訊作者)

(10)A simple lateral flow biosensor for rapid detection of lead(ii) ions based on G-quadruplex structure-switching[J]. Chemical Communications, 2018,54(97): 13718-13721. (A1 一區, 共同通訊作者) 


代表性專著:

(1)主編3部:《中醫執業助理醫師資格考試醫學綜合指導用書》,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中西醫結合執業助理醫師資格考試醫學綜合指導用書》,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常見老年病中醫證治》,北京:新華出版社。

(2)副主編7部:全國高等教育“十二五”、“十三五”國家規劃教材《溫病學》,北京:科學出版出版;《嶺南溫病學臨床實踐》教材,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中醫内科案例選讀》,北京:科學出版出版;專病專科《呼吸病》,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中西醫結合防治病毒病肝炎》,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常見性病及男性病防治》,北京:金盾出版社。

(3)編委13部:主要有 全國高等教育“十二五”、“十三五”、“十四五”國家規劃教材《溫病學》;高等教育“十三五”國家規劃教材《健康養生學》;“十三五”中醫藥行業創新教材《瘟疫學》;《濕熱病證的理論與臨床》:軍事醫學科學出版社;《傷寒六經針方知要》;中醫古籍出版社。



獲獎及榮譽


教學方面:

(1) 太阳集团app首页首屆榮譽獎“十佳優秀教師”

(2) 太阳集团app首页醫學院“優秀教師”

(3) 太阳集团app首页附屬黃埔中醫院“中醫優秀師承導師”榮譽稱号

(4) 太阳集团app首页附屬黃埔中醫院“優秀師承導師特别獎”榮譽稱号

(5)“杏林傳燈”—佛山市順德區首屆名中醫師承項目指導老師


科研方面:

(1) 2018年度廣東省科技進步二等獎(第一完成人):“不同治法方藥防治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作用機制及臨床應用”

(2) 1999年度廣東省科技進步三等獎(第四完成人):“濕熱證造模與清熱祛濕法的實驗研究”

(3) 1999年度廣東省中醫藥科技進步三等獎(第四完成人):“濕熱證造模與清熱祛濕法的實驗研究”


榮譽稱号:

(1) 廣東省名中醫

(2) “楊欽河全國名老中醫藥專家傳承工作室”建設指導專家

(3) 第六批全國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指導老師

(4) 廣東省“南粵優秀研究生”一等獎

(5) 太阳集团app首页建黨百年:“優秀共産黨員”

(6) 廣州中醫醫大學:“優秀共産黨員”




學術兼職







教育部高等學校中醫學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第二屆委員會 委員,

教育部高等學校中醫學類專業核心課程《溫病學》課程聯盟理事會 理事,

泰國中醫藥學會 名譽會長,

中華中醫藥學會國際中醫微創聯盟 副主席,

中華中醫藥學會國際針法與經典名方論壇專家委員會 副主任委員,

中國中醫藥信息學會名老中醫薪火傳承分會 副會長,

中國中醫藥信息學會張仲景研究分會 副會長,

中國中醫藥研究促進會唐祖宣醫學工作委員會 副會長,

中國中醫藥研究促進會第一屆溫病分會 副會長,

中華中醫藥學會感染病分會 常務委員,

中華中醫藥學會肝膽病分會 常務委員,

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代謝病專業委員會 常務理事,

廣東省本科高校中醫學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 副主任委員,

廣東省中西醫結合學會第八屆理事會 常務理事,

廣東省中西醫結合學會第九屆理事會 監事,

廣東省中西醫結合學會轉化醫學專業委員會 創會主委及名譽主任委員,

廣東省中西醫結合學會感染病專業委員會 副主任委員,

廣東省中醫藥學會肝膽病健康促進專業委員會 副主任委員,

廣東省中醫藥學會職業教育專業委員會 副主任委員,

廣東省抗衰老研究會第一屆科學委員會專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