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級教授、主任醫師;廣東省首批醫學領軍人才,廣東省中醫藥信息化重點實驗室主任,太阳集团app首页黨委常委、副校長;電子郵件:tzrh@jnu.edu.cn
二級教授、主任醫師;廣東省首批醫學領軍人才,廣東省中醫藥信息化重點實驗室主任,太阳集团app首页黨委常委、副校長;電子郵件:tzrh@jnu.edu.cn
職稱:二級教授、主任醫師
研究方向:老年疾病的中西醫結合防治研究,中藥藥理學及現代中藥研究,生物信号系統與藥物幹預研究。
電子郵箱:tzrh@jnu.edu.cn
廣東省首批醫學領軍人才,廣東省中醫藥信息化重點實驗室主任,太阳集团app首页黨委常委、副校長。從事中西醫結合内科臨床醫療、科研及教學工作30餘年。具有深厚的中醫藥理論功底,能夠把握中醫藥發展規律,在老年病中醫藥防治的基礎和臨床研究領域特别是骨代謝疾病方面具有舉足輕重的影響力和學術地位。目前擔任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首席科學家、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國家“十二五”中醫藥重點學科建設點(中醫老年病學)專科負責人等。
①課題:
目前作為項目負責人主持國家重點研發計劃1項(獲批經費1740萬元)及廣東省中醫藥信息化重點實驗室(2021年度)建設工作,先後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5項、主持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和廣東省科技計劃重大項目等部省級項目10多項。
(1) 國家科技部,國家重點研發計劃,2018年重點專項主動健康和老齡化科技應對,2018YFC2002500,老年病中醫早期識别、幹預及綜合服務技術的示範研究,2018-11至2022-10,1740萬元,在研,主持
(2)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國家衛生計生委、中央軍委後勤保障部三部委項目,重大疑難疾病中西醫臨床協作試點項目(退行性骨關節病),2018-01至2021-01,500萬元,已結題,中西醫結合方向學術帶頭人
(3)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面上項目,82074287,基于外泌體miR-210-3p與自噬crosstalk研究“腎主骨生髓”分子機制及補腎中藥的幹預,2021-01至2024-12,55萬元,在研,主持
(4)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面上項目,81873202,“腎主骨生髓”—基于外泌體miRNAs研究補腎中藥調控BMSCs骨向分化的作用機制,2019-01至2022-12,52萬元,在研,主持
(5)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面上項目,81473509,“腎主骨,髓通腦”—基于神經肽信号網絡研究補腎中藥治療骨質疏松的作用機制,2015-01至2018-12,72萬元,已結題,主持
(6)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面上項目,81173619,基于Wnt和Notch信号通路平衡研究補腎中藥調控骨質疏松MSCs骨向分化的分子機制,2012-01至2015-12,58萬元,已結題,主持
(7)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面上項目,30772885,骨質疏松模型大鼠神經骨骼信号通路與中藥幹預研究,2008-01至2010-12,30萬元,已結題,主持
(8)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藥科學研究專項,04-05JL19,腎虛模型大鼠骨髓間質幹細胞分化特征研究,2005-01至2006-12,已結題,主持
(9) 廣東省科學技術廳,廣東省科技計劃項目,2021B1212040007,廣東省中醫藥信息化重點實驗室(2021年度),2021-01至2023-12,300萬元,在研,主持
(10)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04105837,骨質疏松大鼠MSCs骨向分化及補腎中藥的幹預研究,15萬元,2005-01至2006-12,已結題,主持
(11)廣東省基礎與應用基礎研究基金委員會,廣東省基礎與應用基礎研究基金項目,2020A1515010645,基于外泌體miRNA研究滑膜間充質幹細胞軟骨分化的機制及獨活寄生湯的幹預研究,2019-10至2022-09,10萬元,在研,主持
(12)廣東省社會發展計劃重點引導項目,2004B33001004,促進MSCs骨向分化的抗骨質疏松中藥篩選平台的研究,20萬元, 2005-01至2006-12,已結題,主持
(13)廣東省科技計劃項目,2003C34410,防治骨質疏松症的中藥複方益骨膠囊的研制及應用研究,2003-10至2005-10,10萬元,已結題,主持
(14)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990475,益骨膠囊防治骨質疏松症的臨床和實驗研究,2000-01至2002-12,6萬元,已結題,主持
(15)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012428,慢性嗎啡依賴大鼠氣管内皮細胞結構與功能改變的研究,2002-1至2003-12,5萬元,已結題,第四參與
(16)廣東省中醫藥管理局,103042,益骨膠囊含藥血清對成骨細胞表達IGF-ImRNA及蛋白的影響,2003-10至2005-10,1萬元,已結題,主持
(17)廣東省中醫藥管理局,99580,益骨膠囊防治骨質疏松症的臨床和實驗研究,2000-01至2002-12,0.5萬元,已結題,主持
(18)廣東省中醫藥管理局,97248,補腎活血法防治退行性骨質疏松症的機理研究,1997-07至2000-09 ,1.2萬元,已結題,主持
(19)廣東省中醫藥管理局,103046,防治骨質疏松症的中藥益骨膠囊的基礎研究,2003-10至2005-10,1萬元,已結題,參加人(指導)
(20)廣州市科技局,廣州市科技計劃項目民生科技攻關計劃,201903010100,中醫藥防治骨質疏松症規範化方案的評價與優化研究嗎,2019-04至2022-03,100萬元,在研,主持
(21)廣州市科技局,廣州市科技計劃項目,10A32070402,抗抑郁中藥新藥郁舒軟膠囊的臨床前研究,2010-10至2012-10,15萬元,已結題,主持
(22)廣州市科技攻關重點項目,2002Z3-E5071,防治骨質疏松症的中藥複方益骨膠囊的研制,2002-10至2005-12,25萬元,已結題,主持
(23)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1999]第26批,益骨膠囊防治骨質疏松症的藥效學研究,1999-01至2000-12,1萬元,已結題,主持
(24) 太阳集团app首页醫學院一附院,益骨膠囊(補腎活血液)對SD大鼠成骨細胞和破骨細胞的影響,2001-10至2002-09,0.5萬元,已結題,主持
(25)太阳集团app首页,補腎活血法對絕經後骨質疏松症骨轉換影響的臨床研究,1998-09至2001-08,已結題,主持
(26) 太阳集团app首页醫學院一附院,補腎活血法對絕經後骨質疏松症骨轉換影響的臨床研究,1998-09至2001-08,已結題,主持
(27)太阳集团app首页醫學院一附院,益骨膠囊防治退行性骨質疏松症的臨床和實驗研究,1996-07至1999-07,已結題,主持
(28) 太阳集团app首页,老年病血瘀證臨床和實驗研究,1992-07至1995-07,已結題,主持
(29)佛山市政府,佛山市中醫院高水平醫院“登峰計劃”橫向項目,佛山市中醫院-太阳集团app首页高水平醫院“登峰計劃”腫瘤中心實驗室平台建設,2021-07至2022-12,650萬元,在研,主持
②論文:以第一/通訊作者在本領域權威期刊(包括SCI收錄雜志)發表學術論文200餘篇,單篇影響因子最高13.281分,主要的有:
(1)Zhenming Wang, Jin Zhao, Wanze Tang, Liqiu Hu, Xin Chen, Yiping Su, Chang Zou, Jianhong Wang, William W Lu, Wanxin Zhen, Ronghua Zhang(*), Dazhi Yang(*), Songlin Peng(*). Multifunctional Nanoengineered Hydrogels Consisting of Black Phosphorus Nanosheets Upregulate Bone Formation, Small, 2019, 15(41): 0-1901560.
(2)Xiaoyun Li, Rumeng Chen, Xiaotong Lei, Panpan Wang, Xiaofeng Zhu, Ronghua Zhang(*), Li Yang(*). Quercetin regulates ER alpha mediated differentiation of BMSCs through circular RNA , Gene, 2021, 769: 0-145172.
(3)Wenhui Mei, Dan Song, Zhidi Wu, Li Yang, Panpan Wang, Ronghua Zhang(*), Xiaofeng Zhu(*). Resveratrol protects MC3T3-E1 cells against cadmium-induced suppression of osteogenic differentiation by modulating the ERK1/2 and JNK pathways , Ecotoxicology and Environmental Safety, 2021, 214: 0-112080.
(4)Xiaoguang Liu, Hengrui Liu, Yingquan Xiong, Li Yang, Chaopeng Wang, Ronghua Zhang(*), Xiaofeng Zhu(*). 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 is associated with the regulation of SP, CGRP, VIP, and NPY , Biomedicine & Pharmacotherapy, 2018, 104: 742-750.
(5)Xiaoyun Li, Bojia Peng, Xiaofeng Zhu, Panpan Wang, Kehuan Sun, Xiaotong Lei, Haibin He, Ya Tian, Shu Mo, Ronghua Zhang(*), Li Yang(*). MiR-210-3p inhibits osteogenic differentiation and promotes adipogenic differentiation correlated with Wnt signaling in ERα-deficient rBMSCs. Journal of cellular physiology, 2019, 234(12), 23475–23484.
(6)Guoli Wang, Yunchuan Li, Cong Lei, Xiaotong Lei, Xiaofeng Zhu, Li Yang(*), Ronghua Zhang(*). Quercetin exerts antidepressant and cardioprotective effects in estrogen receptor α-deficient female mice via BDNF-AKT/ERK1/2 signaling. The Journal of steroid biochemistry and molecular biology, 2021, 206, 105795.
(7)Ling Ou, Haixia Wang, Zhidi Wu, Panpan Wang, Li Yang, Xiaoyun Li, Kehuan Sun, Xiaofeng Zhu(*), Ronghua Zhang(*). Effects of cadmium on osteoblast cell line: Exportin 1 accumulation, p-JNK activation, DNA damage and cell apoptosis. Ecotoxicology and environmental safety, 2021, 208, 111668.
(8)Nanbu Wang, Haoyu Wang, Lingyu Li, Yunchuan Li, Ronghua Zhang(*). β-Asarone Inhibits Amyloid-β by Promoting Autophagy in a Cell Model of Alzheimer's Disease. Frontiers in pharmacology, 2020, 10, 1529.
(9)Guoli Wang, Cong Lei, Ya Tian, Yingping Wang, Lianxue Zhang, Ronghua Zhang(*). Rb1, the Primary Active Ingredient in Panax ginseng C.A. Meyer, Exerts Antidepressant-Like Effects via the BDNF-Trkb-CREB Pathway. Frontiers in pharmacology, 2019, 10, 1034.
(10)Hengrui Liu, Yingquan Xiong, Haixia Wang, Li Yang, Chaopeng Wang, Xiaoguang Liu, Zhidi Wu, Xiaoyun Li, Ling Ou, Ronghua Zhang(*), Xiaofeng Zhu(*). Effects of water extract from epimedium on neuropeptide signaling in an ovariectomized osteoporosis rat model. Journal of ethnopharmacology, 2018, 221, 126–136.
(11)莫樞,孫柯煥,崔琰,梅雯慧,彭勳潛,何海濱,彭博佳,朱曉峰,張榮華.補腎活血中藥複方含藥血清通過調節NCC和CLC-5對高鹽誘導的體外NRK-52E細胞發揮保護作用[J].中國病理生理雜志,2021,37(05):898-908.
(12)李小雲,楊麗,張榮華.雌激素受體信号通路介導的槲皮素調控骨髓間充質幹細胞成骨及成脂分化研究[J].中華中醫藥雜志,2020,35(12):6011-6014.
(13)葉倩雲,朱曉峰,韓莉,陳秋芳,張榮華.基于經筋理論淺析退行性骨關節病[J].中華中醫藥雜志,2020,35(09):4587-4589.
(14)傅淑平,楊麗,龔理,李潇潇,袁璟,王軍蒙,張榮華.梓醇促大鼠骨髓間充質幹細胞骨向分化的機制研究[J].中國病理生理雜志,2019,35(05):907-913.
(15)王南蔔,王昊宇,張榮華.淫羊藿苷聯合β-細辛醚對AD細胞模型的作用及對PS1的影響[J].中華中醫藥雜志,2019,34(05):2180-2183.
(16)孫珂煥,朱曉峰,楊麗,王攀攀,李小雲,張榮華.骨髓間充質幹細胞外泌體在骨質疏松中的研究進展[J].中國骨質疏松雜志,2019,25(03):393-398+415.
③專利:
序号 | 專利名稱 | 專利類别 | 申請(公開)号 | 發明人 |
1 | 一種治療抑郁症的中藥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 | 發明專利 | CN201310494884.6 | 張榮華;王廷春;馬仁強;馬藝華;李淑琴;楊麗 |
2 | 一種協同腫瘤化療的中藥及其制備方法 | 發明專利 | CN03126897.8 | 蔡宇;張榮華;朱曉鋒;彭柯萍;楊愛武;楊麗;彭勇;徐立群 |
3 | 治療骨質疏松的藥物及其制備方法 | 發明專利 | CN03126898.6 | 張榮華;蔡宇;朱曉鋒;彭柯萍;楊愛武;楊麗;彭勇 |
4 | 一種促進排鉛的中藥制劑及其制備方法 | 發明專利 | CN200510100346.X | 蔡宇;餘紹蕾;張榮華 |
5 | 一種中藥組合物在制備緩解視力疲勞的藥物中的用途 | 發明專利 | CN100488557C | 蔡宇;陳冰;餘紹蕾;張榮華 |
6 | 一種具有緩解視力疲勞作用的中藥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 | 發明專利 | CN1824227A | 蔡宇;陳冰;餘紹蕾;張榮華 |
7 | 一種改善記憶的中藥制劑及其制備方法 | 發明專利 | CN200510120704.3 | 蔡宇;餘紹蕾;陳冰;張榮華 |
8 | 一種促進泌乳的中藥制劑及其制備方法 | 發明專利 | CN200610036019.7 | 蔡宇;餘紹蕾;張榮華 |
9 | 冬淩草在制備防治骨質疏松藥物中的應用 | 發明專利 | CN201110288022.9 | 蔡宇;張榮華 |
10 | 赤楊在制備防治骨質疏松藥物中的應用 | 發明專利 | CN201110288023.3 | 蔡宇;張榮華; |
11 | 一種促進排鉛的中藥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 | 發明專利 | CN201110303673.0 | 蔡宇;張榮華 |
12 | 一種逆轉腫瘤多藥耐藥的中藥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 | 發明專利 | CN201110377167.6 | 蔡宇;張榮華 |
13 | 一種防輻射的中藥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 | 發明專利 | CN201110376546.3 | 蔡宇;張榮華 |
14 | 一種逆轉腫瘤多藥耐藥的中藥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 | 發明專利 | CN201210375202.5 | 蔡宇;張榮華 |
15 | 翻白草逆轉腫瘤多藥耐藥提取物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 | 發明專利 | CN201210376958.1 | 蔡宇;張榮華 |
16 | 一種包載補骨脂素的納米結構脂質載體制劑及其制備方法 | 發明專利 | CN201410247779.7 | 蔡宇;甯傑;張榮華;楊麗;邵長麗;周甜甜;黃英紅;杜楚玲;夏喜 |
17 | 一種補骨脂素-槲皮素複合固體脂質納米粒制劑及其制備 | 發明專利 | CN201410479718.3 | 蔡宇;邵長麗;張榮華;楊麗;甯傑;周甜甜;黃英紅;杜楚玲;夏喜 |
18 | 一種包封率高的補骨脂素聚合物納米粒制劑及其制備方法 | 發明專利 | CN201710547947.8 | 蔡宇;袁月玲;李倩文;張榮華;楊麗;黃青青;王冰月 |
19 | 一種補骨脂素聚合物納米粒制劑以及制備方法 | 發明專利 | CN201710547252.X | 蔡宇;李倩文;袁月玲;張榮華;楊麗;王冰月;黃青青 |
20 | 一種複合納米粒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 | 發明專利 | CN201810880186.2 | 蔡宇;黃青青;王冰月;李倩文;張榮華;楊麗;杜曼玲;馬倩倩 |
21 | 一種黃芩苷聚合物脂質納米粒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 | 發明專利 | CN201911392032.X | 蔡宇;莊泳;柳慧;馬倩倩;張榮華;楊麗;王攀攀;杜曼玲;龐木娟 |
22 | 一種MnO2/FA/PSO納米制劑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 | 發明專利 | CN201911392042.3 | 蔡宇;莊泳;張榮華;楊麗;王攀攀;柳慧;龐木娟 |
23 | Psoralen polymer nanoparticle preparation with high encapsulation rate and preparation method of nanoparticle preparation | 發明專利 | CN:201710547947:A | 蔡宇;袁月玲;李倩文;張榮華;楊麗;黃青青;王冰月 |
④其他:參與編寫教材和專著6部;主持和參與研制院内制劑2個,一是純中藥複方制劑益骨膠囊,批準文号:粵藥制字H03022621,用于防治骨質疏松症;二是益壽調脂片,批準文号(98):穗衛醫制(其)字第C-187号,用于防治高血脂症和糖尿病,都取得了較好的社會和經濟效益。作為第一負責人曾獲省部級以上科研、教學獎勵7項。培養博士、碩士研究生近百名。
序号 | 獎勵類别 | 獲獎等級 | 獲獎成果名稱 | 完成人 | 獲獎年度 | 授予單位 |
1 | 中華中醫藥學會科學技術獎學術著作獎 | 優秀獎 | 《嶺南中醫》 | 沈英森、張榮華 | 2004.06.18 | 中華中醫藥學會 |
2 | 高等學校科學研究獎 | 2008年度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轉化獎 | 補腎活血法在骨質疏松症治療中的應用及相關基礎研究 | 張榮華 | 2008 | - |
3 | 第十屆中國國際高新技術成果 | 成果轉化優秀項目獎 | 防治骨質疏松症中藥複方益骨膠囊的新藥開發研究 | 張榮華 | 2008.1 | 第十屆中國國際高新技術成果交易會組委會 |
4 | 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科學技術獎 | 一等獎 | 補腎活血法治療骨質疏松症的臨床及相關實驗研究 | 張榮華、陳可冀、陸大祥、朱曉峰、王廷春、楊麗、蔡宇、舒曉春、侯勵、彭柯萍、楊愛武、彭勇、黃豐、傅淑平、徐立群 | 2008.12 | 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 |
5 | 2008南粵科技創新優秀學術論文 | 二等獎 | 益骨膠囊治療絕經後骨質疏松症的臨床研究 | 張榮華 | 2009.03 | 廣東省科學技術學會 |
6 | - | 優秀案例研究報告 | 《農村村民自治應否緩行案例》 | 易鋼、劉洪盛、馮思華、杜振富、張榮華 | 2009.04 | 中共廣東省委黨校 |
7 | 廣東省科學技術獎勵 | 三等獎 | 補腎活血法在骨質疏松症治療中的應用及相關基礎研究 | 張榮華 | 2009.07 | 廣東省人民政府 |
8 | 第六屆廣東省高等教育省級教學成果獎 | 一等獎 | 跨文化教育管理模式的探索與實踐 | 胡軍、張榮華、王力東、熊衛華、馬曉燕 | 2010.02 | 廣東省教育廳 |
9 | 第六屆廣東省高等教育省級教學成果獎 | 二等獎 | 基于學分制的綜合教務管理系統的研制與開發應用 | 張榮華、王力東、何凱佳、張曉甯、遊才文 | 2010.02 | 廣東省教育廳 |
10 | 國家教育行政學院第35期中青班 | 優秀論文獎 | 《中國特色現代大學制度建設的理論與實踐初探》 | 張榮華 | 2011.05.27 | 國家教育行政學院 |
11 | 2015國際藥學研究生學術論壇 | 學術報告優秀獎和海報優秀獎 | Icariin improves osteoporosis and regulates key targets in Notch signaling pathway in ovariectomized rats | 劉恒瑞(張榮華14級碩士研究生) | 2015.08.22 | 國際藥學研究生學術論壇 |
12 | 第十六次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第四屆虛證與老年醫學專業學術年會 | 優秀論文獎 | 《基于數據挖掘技術的老年抑郁症中醫用藥規律分析》 | 丁澤文(張榮華13級碩士研究生) | 2016.11.04 | 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虛證與老年醫學專業委員會 |
13 | 第八屆廣東省教育教學成果獎(高等教育) | 二等獎 | 六維一體促發展 融合應用育人才——高校教學信息化推進模式探索與實踐 | 張榮華、張煥明、周紅春、謝舒潇、趙海霞、陳毓超、林秀曼、黃雅 | 2018.05.03 | 廣東省教育廳 |
14 | - | - | 廣東省醫學領軍人才 | 張榮華 | 2018.1 | 廣東省衛生健康委員會 |
15 | 第九屆廣東省教育教學成果獎(高等教育) | 一等獎 | 雙向融通,三維一體——多學科背景下中醫藥教育模式的構建與實踐 | 張榮華、楊麗、孫立、朱曉峰、蔡宇、聶紅、周永紅、馬志國 | 2020.03.12 | 廣東省教育廳 |
16 | 岐黃杯第十一屆全國中醫藥博士生學術論壇 | 提名論文獎 | 槲皮素通過雌激素受體信号通路調控BMSCs成骨及成脂分化 | 李小雲(張榮華18級博士研究生) | 2020.06.01 | 《中華中醫藥雜志》社全國中醫藥博士生優秀論文評選活動辦公室 |
教育部高等學校專業設置與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教育部高等學校中藥學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中國醫師協會中醫師分會副會長,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綜合醫院中醫藥工作委員會副會長,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理事,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虛證與老年醫學專業委員會名譽主任委員,廣東省中西醫結合學會副會長,《中國中西醫結合雜志》編委,《中國病理生理雜志》編委,《中華生物醫學工程雜志》首屆編委,曆任廣東省中西醫結合學會虛證與老年病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主任委員,廣東省中西醫結合學會中青年工作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主任委員,廣東省中醫藥學會理事,廣東省中醫藥學會亞健康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