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利國教授,博士生導師,太阳集团app首页中西醫結合研究所所長。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重點學科(中西醫結合基礎)學科帶頭人,廣東省省級特色專業(中醫學)建設點負責人。
兼任:教育部高等學校教學指導委員會中西醫結合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全國高等中醫藥教育研究會理事,廣東省傳統醫學會副會長,中華中醫藥學會血栓病分會副主任委員,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活血化瘀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廣東省中醫藥學會血栓病專業委員會名譽主委,廣東省中西醫結合學會活血化瘀專業委員會主委以及亞健康專業委員會、高血壓專業委員會、肺康複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等。
自1976年從事基層醫療工作始,已從醫45年。主要從事心腦血管疾病、呼吸系統疾病、胃腸道疾病和老年病的研究,尤其在高血壓病、糖尿病血瘀證以及老年人神經退行性疾病的臨床與基礎研究,和使用活血化瘀方藥治療疑難病證方面,成果頗豐,療效顯著。
臨床工作中,特别重視對經典著作的研究和經方的使用,以中西醫結合臨床重大問題為切入點開展基礎研究工作。提出了治療血管退行性病變“心-血-脈”三位一體的觀點,使用益氣活血法治療得心應手。出版了系統研究氣血理論的專著《中醫氣化理論》、《中醫基礎理論研究》、《黃帝内經學術思想研究》,主編《中西醫結合内科治療學》和《中西醫結合臨床醫學叢書》,提出了對閉塞性血管疾病--脈積的新認識,出版了國内第一本系統研究“脈積”的著作《論脈積與血管疾病防治》。
建立了病證結合血瘀證血管内皮細胞損傷模型,發現了高血壓病、糖尿病血瘀證生物标志物和活血化瘀中藥新的作用靶點,建立了高血壓血瘀證轉基因動物模型,受到業内關注。
1993年獲霍英東教育基金會高校青年教師獎,1997年獲山東省省級教學成果一等獎(醫學學習過程的特點及階段劃分的研究,[衛生部“高等醫學教育管理與教學”系列研究課題之一]),1998年獲山東省“改革開放以來優秀大學畢業生”稱号,1998年獲山東省教育委員會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肝失疏洩對小腸吸收功能的影響的研究)。2001年被選為廣東省“千百十人才工程”省級培養對象。是廣東省學位委員會第四、五、六屆學科評議組成員,2008年獲太阳集团app首页本科教學評估一等獎。2010年獲廣東省教學成果二等獎(綜合性大學醫學院教學資源共享平台建設)。2010年榮獲太阳集团app首页第六屆“優秀教學管理個人”稱号,2012廣東省政府授予“廣東省名中醫”稱号,2013年獲廣東省科技進步三等獎。2019年獲廣東省科技進步二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