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案說醫】陳利國:金茱丸治療木腎案

發布時間:2023-03-03 來源:太阳集团1088vip

陳利國 廣東省名中醫,第七批全國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現任太阳集团app首页中西醫結合研究所所長,教授,博士生導師。兼任廣東省傳統醫學會副會長,廣東省民族醫藥學會首席專家,廣東省中醫藥學會血栓病專業委員會名譽主委,廣東省中西醫結合學會活血化瘀專業委員會主委。臨床工作46年,擅長用活血化瘀治療疑難雜症。尤其擅長治療呼吸道疾病、心血管疾病、老年神經退行性疾病、慢性胃腸道疾病、心身疾病以及亞健康狀态調治。著有《中西醫結合内科治療學》《中醫基礎理論研究》《黃帝内經學術思想研究》《論脈積與血管疾病防治》等多部專業著作。

醫案是中醫臨床實踐的記錄,體現了診療過程中理、法、方、藥的具體運用,是醫家診治疾病思維過程的表現。曆代名家醫案是中醫藥寶庫中的瑰寶。我們推出【以案說醫】欄目,以期傳承精華,啟迪我輩,共同進步。


植某,男,時年66歲。陰囊不适1月餘就診。

【首診證候】刻診:1月前出現陰囊腫大、麻木,無疼痛。飲食、二便正常,活動自如,會陰有濕冷感,精神緊張,夜尿增多,睡眠欠佳。舌淡苔膩,脈沉。陰囊、雙側睾丸超聲所見:右側睾丸稍大,實質内見類圓形囊性結節,約13*6mm,形态規則;右側附睾頭部可見類圓形液性暗區,大小約42*17mm,邊界清,内透聲好。提示:右側睾丸内囊性結節(良性表現),右側附睾頭囊腫。


【辨證論治】

辨證:根據超聲檢查提示,結合患者陰囊腫大、麻木,無疼痛的臨床表現,屬中醫“木腎”範疇,據舌脈特征以及會陰部濕冷感,辨證為痰濕蘊結,寒濕下注。

治法:溫陽行氣,軟堅散結。

處方:金茱丸合橘核丸加減。川楝子、橘核、山楂、萊菔子各15克,小茴香、枳實、元胡、烏藥各10克,吳茱萸、桂枝、甘草各5克。水煎服,7劑,每日1劑,分2次沖服。

【随診過程】


二診:一周後複診,自述會陰部濕冷盡失,睾丸腫脹、麻木感減輕明顯。其子述,服藥後身體輕松,睡眠改善,精神好轉。藥效顯著,上方加昆布15克,繼服21劑。

按語:

該患者發病于1個月前,主要表現為陰囊腫大、麻木,但無疼痛。超聲檢查提示:右側睾丸内囊性結節(良性表現),右側附睾頭囊腫。屬中醫學“木腎”範疇。結合病人舌、脈特點和會陰濕冷的臨床征象,辨證為痰濕蘊結,寒濕下注。方用金茱丸合橘核丸加減,療效顯著。木腎,中醫病名。指睾丸腫大堅硬而麻木無疼痛之病證。出自《丹溪心法》卷四。曰:“木腎者,心火下降,則腎水不患其不溫,真陽下行,則腎氣不患其不和。溫且和,安有所謂木強者哉?夫惟嗜欲内戕,腎家虛憊,故陰陽不相交,水火不相濟,而沉寒痼冷凝滞其間,脹大作痛,頑痹結硬,勢所必至矣。不可純用燥熱,當溫散溫利以逐其邪,邪氣内消,榮衛流轉,盎如寒谷回春,蓋有不疾而速,不行而至者矣。”提示該病多因下焦為寒濕所襲而起。金茱丸,出自《活幼心書》卷下。由金鈴子和吳茱萸組成,主治冷疝氣痛,及膚囊浮腫。橘核丸為臨床常用方藥,功能行氣血,祛寒濕,止疼痛,軟堅散結。


鄭重申明:

由于每個人的體質和病情不同,本案中的方藥和劑量僅适用于本案病人當時的病情。未經中醫辨證診治,不得照搬使用本案中的處方和劑量。廣大讀者如有需要,應前往正規醫院診治,以免贻誤病情。

【來源:太阳集团app首页附屬第一醫院,指導專家:陳利國 主任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