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案說醫】陳利國:内托生肌散治療傷口瘙癢案

發布時間:2023-03-03 來源:太阳集团1088vip

陳利國 廣東省名中醫,第七批全國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現任太阳集团app首页中西醫結合研究所所長,教授,博士生導師。兼任廣東省傳統醫學會副會長,廣東省民族醫藥學會首席專家,廣東省中醫藥學會血栓病專業委員會名譽主委,廣東省中西醫結合學會活血化瘀專業委員會主委。臨床工作46年,擅長用活血化瘀治療疑難雜症。尤其擅長治療呼吸道疾病、心血管疾病、老年神經退行性疾病、慢性胃腸道疾病、心身疾病以及亞健康狀态調治。著有《中西醫結合内科治療學》《中醫基礎理論研究》《黃帝内經學術思想研究》《論脈積與血管疾病防治》等多部專業著作。

醫案是中醫臨床實踐的記錄,體現了診療過程中理、法、方、藥的具體運用,是醫家診治疾病思維過程的表現。曆代名家醫案是中醫藥寶庫中的瑰寶。我們推出【以案說醫】欄目,以期傳承精華,啟迪我輩,共同進步。


張某,女,時年19歲,初診:2022730日。患者左上肢上臂外側和前臂内側近腕關節處血管瘤,一年前進行激光治療。兩處瘡口長期不愈合,有大量膿性分泌物,瘙癢難忍。瘡口黯紫色,周圍皮膚色素沉着。

基礎病史:左上肢血管瘤激光治療後。

【首診證候】刻診:舌淡苔薄,脈沉。


【辨證論治】

辨證:脾胃虛弱,痰阻濕滞。

治法:益氣活血,利濕通絡,祛風止癢。

處方:内托生肌散加減。黃芪、丹參、土茯苓各15克,白芷、天花粉、乳香、沒藥、皂角刺、生甘草、烏梅各10克,白蒺藜12克,防風5克。水煎服,每日1劑,7劑。

【随診過程】


二診:2022813日服藥7劑後,瘡口分泌物減少,瘙癢症狀緩解。自覺藥已見效,用原方繼服7劑後來診。刻診:瘡口變小,分泌物減少,周圍色紅。舌淡尖紅,苔薄,脈沉。

治法:上方加丹皮、烏梅,乳香、沒藥減量,繼服。處方:黃芪、丹參、土茯苓各15克,白芷、天花粉、皂角刺、生甘草各10克,烏梅20克,白蒺藜12克,乳香、沒藥、防風、丹皮各5克。水煎服,每日1劑,14劑。三診:2022827日瘡口愈合,仍有瘙癢,但能夠忍受,夜間可正常睡眠。舌淡苔薄,脈沉細。時間臨近開學,改用中藥顆粒沖劑,繼服14劑。

按語:

患者因血管瘤激光治療後瘙癢、瘡口不愈合而就診。之前清瘡、止癢等治療未斷,嚴重影響學習、生活。綜合患者舌脈特點,以及病程、體質等方面特征,辨證為脾胃虛弱,痰阻濕滞。方選張錫純治療外科疾病的内托生肌散加減,并仿王清任助陽止癢湯意進行治療,對于促進瘡口愈合,效果明顯;對于減輕瘡口(疤痕)瘙癢也取得了滿意的療效。而且還通過改善患者體質,提高了生活質量。内托生肌散出自《醫學衷中參西錄》,用于“治瘰疬瘡瘍破後,氣血虧損不能化膿生肌。或其瘡數年不愈,外邊瘡口甚小,裡邊潰爛甚大,且有串至他處不能敷藥者”。原方為黃芪四兩,甘草、芍藥各二兩,花粉三兩,乳香、沒藥、丹參各一兩半。言:“此方重用黃芪,補氣分以生肌肉,有丹參以開通之,則補而不滞,有花粉、芍藥以涼潤之,則補而不熱,又有乳香、沒藥、甘草化腐解毒,贊助黃芪以成生肌之功。況甘草與芍藥并用,甘苦化合味同人參,能雙補氣血,則生肌之功愈速也。”助陽止癢湯出自《醫林改錯》,用于治療痘後作癢不止,抓破無血者。方用黃芪一兩,配桃仁、紅花各二錢,皂角、赤芍、山甲各一錢。用于本例,一則因于病患日久,瘡口滲出,氣血虧損;二則因于奇癢難忍。更兼病變局部特征和舌脈變化,治療标本兼顧,取得了滿意的臨床療效。


鄭重申明:

由于每個人的體質和病情不同,本案中的方藥和劑量僅适用于本案病人當時的病情。未經中醫辨證診治,不得照搬使用本案中的處方和劑量。廣大讀者如有需要,應前往正規醫院診治,以免贻誤病情。

【來源:太阳集团app首页附屬第一醫院,指導專家:陳利國 主任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