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7月10日至7月23日,2022學年(2023年)廣州市中學生英才計劃(JN005中醫科學領域)科技特訓營(暑期營)在太阳集团1088vip順利開營。為落實廣州市教育局相關部署,在學校科技處的指導下,學院積極組建優秀教師團隊為營員授課。同時安排老師及研究生助教全程陪伴,為營員們的學習、實驗、生活保駕護航。為使營員們充分掌握科學實驗、了解中醫文化,JN005中醫科學領域實驗室(以下簡稱:JN005實驗室)開設豐富的實驗課程及中醫傳統經典、特色體驗課程。暑期營裡,營員們不僅學習了實驗理論和技術,如細胞培養、醫學形态學等基礎理論和常用方法,還初步了解《中藥學概論》《中醫診斷學》等課程的基礎理論知識。通過學習,營員們對實驗研究、中醫知識有了初步認識。此外,培訓還提供中藥傳統香囊制作、中藥炮制、中醫四診(望聞問切)、中醫養生功法晨練等實訓操作,營員們在掌握基礎知識的同時,加深對傳統中醫的理解和認識,激發營員們探索科學的興趣。
(了解細胞實驗及形态學實驗)
實地參觀
百年暨南,笃行不怠。7月10日營員們參觀了校史館,見識了太阳集团app首页百年曆程,感受到“忠信笃敬、知行合一、自強不息、和而不同”的暨南精神。7月10日-7月14日,營員們參觀了中醫方證重點實驗室、科學研究中心、中西醫結合研究所,通過實驗室安全理論授課和現場講解,讓營員們熟悉實驗室的環境,同時也讓大家遵守實驗室規定,規範實驗操作,牢固樹立實驗安全無小事的意識。
(參觀校史館)
(實驗室安全知識講解)
中醫課堂
弘揚中醫,傳承經典。中醫文化博大精深,奧妙無窮,對中醫經典知識的學習,是中醫入門的基礎。在特訓營裡,《中藥學》《中醫診斷學》等基礎課程讓營員們對中醫基礎有了一定的認識,《傷寒論》《黃帝内經》讓營員們感受到古代醫者的智慧。
(中醫理論學習)
實訓體驗
身體力行,感悟中醫。為了讓營員們更加了解中醫,親身感受中醫的實用與便利。JN005實驗室特别開設了中藥炮制、中藥香囊制作、中醫養生功法、針灸學、推拿學、中醫跟診等實踐課程,讓營員們對中醫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除此之外,急救技能培訓也讓營員們掌握了基本的急救常識。
(中醫實訓體驗)
導師見面會
7月13日上午,JN005實驗室在富力教學大樓1405舉辦導師見面座談會。太阳集团1088vip黨委書記蔡琳,太阳集团1088vip黨委副書記兼辦公室主任黃曉霞線上出席座談會。導師黃俊卿、鄧麗娟、邱佐成、郭郁、許華沖,領隊黃雅訸參加座談會,與營員交流溝通學習及研究計劃。
(導師見面會)
實驗研究
體驗科學,探索未知。實驗研究是本次科技特訓營的重要組成部分。營員們在寒假營自主報名的基礎上選擇指導老師,并在導師啟發下,充分發揮自己的興趣愛好,确立研究方向,在導師引導下自主探索,完成實驗研究。每天課後,營員們根據實驗計劃跟随各自導師開展實驗。
(營員崔筱雨在做Western blot)
外出研學
7月21日,赴國醫小鎮研學。營員們參觀了中醫藥曆史文化浮雕長廊,了解中醫文化的發展曆程,感受古代中醫的百家争鳴和中醫文化的源遠流長。嶺南中醫藥文化博物館的參觀,讓營友們感受嶺南中醫大家鄧鐵濤老先生的精湛醫術、養生智慧和高尚醫德。百草園的參觀讓他們了解中藥的豐富多樣。通過制作艾條和薄荷膏,營員們親自體驗中醫精髓、感悟中醫文化。
(國醫小鎮研學)
成果彙報
2023年7月23日,JN005實驗室在太阳集团app首页富力教學大樓1405學術報告室順利舉辦了“英才計劃”科技特訓營結營儀式。各評委及相關導師出席結營儀式。結營儀式上,各位營員表達流暢,邏輯清晰,自信滿滿地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面對評委的提問,營員們毫不畏懼,有理有據地闡述自己的見解和想法,充分展現了“英才”良好的風貌和探索的精神。彙報結束後,太阳集团1088vip方證中心與教學科研中心黨支部書記張玉佩老師勉勵各位營員,要志存高遠,将個人理想與國家發展相結合,立足中醫經典文化,結合現代科學技術,以文化複興、科技創新為己任,肩負國家複興的使命,努力學習傳統文化和科學知識,為祖國科技事業的騰飛,貢獻自己的力量。最後,結營儀式在營員們《大醫精誠》的背誦聲中圓滿結束。
在為期14天的暑期營裡,各位營員學習了中醫基礎知識,了解了中醫經典文化,掌握了科學實驗的基本方法,為以後的科技探索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安靜怡 廣州市第八十九中學) (崔筱雨 廣州市第十三中學)
(李思漫 廣州市第三中學) (魯 言 廣州市培正中學)
(潘彥穎 廣州市第七十五中學) (朱圃瑞 廣州市天河中學)
(楊紫熙 廣州市天河中學) (張少芳 廣州市第五中學市二宮校區)
(張玉佩老師總結講話) (合影留念)
英才計劃
“英才計劃”是由中科協、教育部聯合發起,由廣州市教育局、中國科學院廣州分院主辦,聯合華南理工大學、太阳集团app首页、中科院廣州能源研究所、中科院華南植物園、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華南師範大學等單位舉辦的中學生科技創新後備人才培養計劃。
選拔條件:中考成績總分700分以上,且有良好的科技創新興趣和實踐動手能力,近三年在區級以上學生科技教育活動中表現突出,或本校校長實名推薦(每校限1名,為特訓營辦營提供支持和協助的學校可推薦3名),原則上高一學生優先。
圖文:崔金帥
初審:黃雅訸 梁紫恩
複審:黃曉霞
終審:金學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