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及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項目資助下,太阳集团1088vip腦病個性化防治跨學科研究所所長,中醫藥調控腦-外周穩态與大健康粵港澳聯合實驗室主任陳剛教授課題組在中國優秀期刊、國際頂級期刊《Military Medical Research》(MMR,最新影響因子IF=16.7)上發表題為“Hippocampal PACAP signaling activation triggers a rapid antidepressant response”重要研究成果,揭示海馬PACAP信号是抗抑郁治療起效的新靶标及相關機制。
論文首頁
重度抑郁障礙(MDD)是一種普遍的但可帶來自殺的重大精神疾病。常規抗抑郁藥物SSRI存在一個顯著的局限性是起效延遲,所以近年來國際上非常關注調控抗抑郁起效的機制。
長期以來,陳剛教授課題組專注探索經典中藥複方越鞠丸快速抗抑郁獨特功效及其作用機制。2022年發表于《British Journal of Pharmacology》的研究成果,揭示該功效依賴于其增強海馬齒狀回腦區的神經肽垂體腺苷酸環化酶激活多肽(PACAP)的表達,重點探索基于該信号通路多成分協同的複方物質基礎研究的新範式。并進一步揭示複方等比含量的兩個關鍵成分,是通過協同激活PACAP信号發揮功效的複方物質基礎機制。
發表在MMR的研究成果力圖回答以下關鍵問題: 海馬PACAP是不是抑郁症的新靶标,特别是它在調控抗抑郁行為的起效方面有什麼作用?它隻是在越鞠丸中有效,還是普遍病理和治療靶标?其調控抑郁行為關鍵的作用分子機制是什麼?
該研究揭示慢性給予SSRI代表性藥物帕羅西汀後,抗抑郁起效的時間正好與海馬PACAP表達增強的時間一緻,且依賴于該表達。接着發現給予海馬PACAP可以引起快速起效的抗抑郁作用,其效果具有劑量依賴性,或光遺傳激活該神經元的時長依賴性。相反,基因敲低或者光遺傳抑制該神經元導緻抑郁行為,進一步發現在多種慢性抑郁模型中海馬PACAP表達都降低了,證實其為抑郁症的病理靶标。并證實快速起效抗抑郁原型藥物氯胺酮也需要通過激活該分子信号而發揮作用。從機制上,首次證實了PACAP快速而短暫地抑制下遊CamKII信号,它調控eEF/mTOR信号來快速增強神經可塑性相關蛋白的表達,實現快速起效抗抑郁作用。
PACAP快速而短暫地抑制下遊CamKII信号,它調控eEF/mTOR信号來快速增強神經可塑性相關蛋白的表達,實現快速起效抗抑郁作用
本成果源于中藥複方越鞠丸快速起效抗抑郁研究發現的潛在靶标PACAP,進而系統論證PACAP在介導抑郁及抗抑郁行為起效中的樞紐性調控作用及機制, 展示其在快速及慢速起效等不同類型抗抑郁藥物中的一定的普遍性,為抗抑郁藥物研發提供新的思路,也體現中藥複方的創新性科學研究價值。
本研究論文第一作者為太阳集团1088vip青年教師張海樓,共同第一作者為南京中醫藥大學孫焱博士,陳剛教授為唯一通訊作者。本研究工作得到科技部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戰略性科技創新合作、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項目的支持。
文章鍊接
https://mmrjournal.biomedcentral.com/articles/10.1186/s40779-024-00548-1
來源:陳剛教授課題組
初審:陳 剛 梁紫恩
複審:黃曉霞 李曉娟
終審:朱曉峰 金學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