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某,女,53歲,2022年8月9日初診。
主訴:子宮切除術後3月餘,反複潮熱、盜汗2月。
現病史:患者述近2月來出現潮熱,下午3點左右開始,蒸蒸郁熱,自汗,盜汗,情緒不穩,入睡困難,易醒,醒後難以入睡,無手心發熱,飲食正常,二便通調。患者曾婦科就診建議口服激素治療,患者不願服用激素。遂于楊欽河教授門診尋求中醫治療。既往史:高血壓,規律服用厄貝沙坦片3年。否認糖尿病、冠心病、胃炎、肺結核、肝病。查體:BP:144/99mmHg,心率:67次/分。舌體偏紅,苔薄黃。脈弦細。
中醫診斷:髒躁病;肝腎虧虛證。
西醫診斷:圍絕經期綜合征。
治法:清肝柔肝,滋陰潛陽,甯心安神。
處方:白芍20g,天冬10g,醋龜甲15g,牡蛎30g,煅赭石30g,茵陳20g,龍骨20g,珍珠母30g,地骨皮15g,牡丹皮10g,栀子10g,墨旱蓮20g,巴戟天15g,菊花10g,鹽女貞子10g,生地黃10g,川牛膝10g。7劑,水煎服,日1劑。
二診:情緒不穩、潮熱、盜汗改善明顯,入睡較前改善,仍易醒,醒後入睡可。體檢:BP:134/89mmHg,心率:89次/分。舌略紅苔少津,脈弦細。原方加麥冬10g,炒酸棗仁20g。7劑,水煎服,日1劑。
三診:睡眠明顯改善。BP:142/91mmHg,舌脈同前。上方加夏枯草15g,鈎藤20g。7劑,水煎服,日1劑。
按語:髒躁,是一種以精神情志異常為主的病證,出自《金匮要略·婦人雜病》篇。本病之發生與患者體質因素有關,髒躁者,髒陰不足也。精血内虧,五髒失于濡養,五志之火内動,上擾心神,以緻髒躁。可發生于婦女各個時期,易發于陰液不足之體,臨床以虛證多見。本案患者處于女性更年期,肝腎虧虛,虛熱内擾,治宜清肝柔肝,滋陰潛陽,甯心安神。以鎮肝熄風湯為主,兼用地骨皮飲、二至丸化裁而取效。
鄭重申明:由于每個人的體質和病情不同,本案中的方藥和劑量僅适用于本案病人當時的病情。未經中醫辨證診治,不得照搬使用本案中的處方和劑量。廣大讀者如有需要,應前往正規醫院診治,以免贻誤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