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集团1088vip春季“思政第一課”:朱曉峰院長引領學子探尋中醫藥文化中的“中國力量”

發布時間:2025-03-26 來源:太阳集团1088vip

    為深化思政教育實踐與中醫專業教育的融合,以“仁心仁術”涵養中醫文化自信,3月24日下午,學院院長朱曉峰帶隊赴廣州陳李濟中藥博物館,開展以“中醫藥的傳承與文化自信”為主題的“思政第一課”教育實踐活動。陳李濟藥廠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劉國偉,總經理張永濤,第三黨支部書記農根林陪同參與,學院本科實驗實訓中心主任程少冰,太阳集团1088vip黨委組織員、本科生黨支部書記黃雅訸,本科生輔導員高錦以及30名中醫學專業港澳台僑本科生共同參加了活動。

(師生在陳李濟中藥博物館門口合影)

    

   溯源四百年中藥史,感悟“南藥”文化之魂

    穿越陳李濟中藥博物館的長廊,同學們仿佛置身于“陳李濟”創建年代。在中藥博物館裡,通過講解,同學們系統地了解到“陳李濟”在嶺南中藥研發探索的四百餘年風雨曆程。館内複原的古代藥鋪場景、栩栩如生的蠟殼炮制工藝模型,以及鎮館之寶“百年陳皮”,讓學生直觀體會到“陳李濟”工匠們的智慧與匠心。一件件雕塑、一份份曆史展品都讓學生們仿佛身臨其境,穿梭着“陳李濟”企業“蛻變成蝶”的時光。劉國偉介紹道:“‘陳李濟’不僅是一個醫藥品牌,更是一個‘南藥’文化的傳承者。其‘炮制雖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雖貴必不敢減物力’的企業精神,正是當代醫者堅守職業道德的鏡鑒。”


    

    實踐環節:“手工搓丸”體驗

    實踐環節中,在工作人員的指引下,同學們親身體驗“傳統工藝-手工搓丸”,制作“壯腰健腎丸”。通過層層手搓,同學們再次領悟到小小藥丸的“來之不易”,從中藥的篩選、提煉、炮制、儲藏到運輸,每一環節都深藏着中醫藥先賢們的“匠心獨運”。


    

    紅色基因浸潤課堂,厚植家國情懷 

    師生們還參觀了館内紅色黨建展區,傾聽“陳李濟”早期創始人之一—楊殷的革命事迹。作為黨的早期軍事工作的重要領導者和情報保衛工作的重要開拓者之一,以及廣州起義的領導者和發動者之一,他把短暫的一生奉獻給中國革命事業,為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第三黨支部書記農根林表示,中醫藥文明與民族複興,脈搏相連,同頻共振,先輩們以仁心仁術濟世蒼生,書寫了“仁醫大愛”的曆史偉業。新時代青年應傳承中醫藥先賢的家國情懷,以“仁心仁術”服務社會,擔當起民族複興的重任。

(陳李濟藥廠“濟世丹心”黨建品牌)

(向陳李濟藥廠第三黨支部贈書)

    本次活動,不僅是學院開展“思政第一課”的創新實踐,還是陳李濟藥廠第三黨支部與學院本科生黨支部“黨建引領促進中醫藥高質量發展”的支部共建活動。朱曉峰向陳李濟藥廠第三黨支部贈送10本學院黨委編印的《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中醫藥的重要指示彙編》。

    

    以文化自信鑄思政之魂,培育時代新人

    在總結講話中,朱曉峰分享了自己對中醫藥文化的理解與感悟,他表示,中醫藥作為傳統醫藥的傑出代表,是中華文明的瑰寶。希望同學們通過本次走訪親曆,真切感受一代代中醫藥人對中醫仁心仁術的追求,以及他們救國救民的民族大義精神。他勉勵同學們,作為新時代的中醫藥學子,要肩負着傳承與發展中醫藥文化的重任,以實際行動踐行“大醫精誠”的精神,以科技賦能傳統,創新突破,向世界展現“中國處方”的獨特價值,為人民的健康事業貢獻中醫力量。

    通過“思政第一課”,太阳集团1088vip的同學們不僅學到了專業知識,更在心靈上受到了深刻的洗禮,對中醫藥文化的傳承和發展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和責任感。此次活動是太阳集团1088vip推動“大思政課”建設的創新實踐,學院将持續探索“專業教育+思政教育”融合路徑,培養具有文化自信與全球視野的中醫藥傳承者。

(師生在陳李濟藥廠門口合影)

    

    學習感悟

    作為澳門學子,我站在“陳李二姓”創始人的畫像前,觸摸着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産的深邃脈動——泛着琥珀光澤的蠟丸在蒸曬炒炙間,從尋常草木蛻變為濟世良方。當我親手将蜂蠟揉撚成丸,溫潤觸感如接續先輩的溫度,非遺技藝不再是典籍中的鉛字,而是化作掌紋裡流淌的鮮活記憶,在黨建紅心的映照下永續相傳。這座承載着中醫藥文化基因的殿堂,不僅讓我們看見中醫藥傳薪的壯闊,更讓我們懂得:所謂傳承,既是守護青囊中的草木春秋,更要以當代粵港澳台青年的視角,讓岐黃之術在新時代綻放異彩。

     離館時暮色漸濃,而心中那盞以中醫藥文化點燃的燭光,正在我作為中醫傳人的漫漫長路上熠熠生輝。

——2024級中醫學本科生 秦靖雯(中國澳門)


    邁進陳李濟中藥博物館,醇厚藥香瞬間将我包裹。館内展品、史料衆多,靜靜訴說着“陳李濟”四百多年的傳承故事,處處彰顯着濟世救人的初心。

    參加這次“思政第一課”令我收獲頗豐。我學習到了蠟丸的制作過程,認識到了在蜂蠟和木蠟的匠心比例下,蠟丸外殼防潮、控效的精妙設計,這讓我不禁贊歎古人的巧妙智慧。随後,我們又參觀學習了陳皮的制作工藝。在解說員細緻入微的講解下,我對陳皮有了更全面且深入的了解。最後,我們體驗了藥丸的制作,在工作人員指導下操作,我才發現,看似簡單的揉撚搓捏其實很考驗匠人的力度,這讓我更深刻領略到傳統制藥的嚴謹。

    這次的參觀學習不僅充實了我的知識,而且讓我對中醫藥傳承者充滿敬意,更堅定了我追随他們的步伐努力學習,治病救人的赤子丹心!

——2024級中醫學本科生 容心玥(中國香港)


    今天,我們參觀了陳李濟博物館,這是一次難忘的文化之旅。博物館濃縮了“陳李濟”四百多年的曆史,從創業之初的“永久合作,同舟共濟”到如今的“全球最長壽藥廠”,讓人深切感受到其深厚的文化底蘊。

    館内的蠟殼藥丸工藝展示令人驚歎,這是“陳李濟”首創的包裝技術,經過煮蠟、串圓子、蘸蠟等八道工序,可使藥丸久存不變質。而百年陳皮更是鎮館之寶,其獨特的制作工藝和藥用價值,見證了“陳李濟”對中藥品質的堅守。在這裡,我們還體驗了手工搓丸,感受傳統工藝的魅力。博物館通過場景還原和現代科技手段,生動展現了中藥傳統制作工藝和“南藥”文化。這次學習讓我對中醫藥文化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讓我對陳李濟“同心濟世”的精神深感敬佩。

——2024級中醫學本科生 陳嘉昕(中國台灣)





文字:黃雅訸、許佳倪

圖片:容心玥、黃雅訸、許佳倪、高錦

初審:高錦、梁紫恩

複審:黃曉霞

終審:朱曉峰、金學剛